当前位置:搞趣网 >十分之一的人生

十分之一的人生

阿达下班时,其他同事工位的灯已经灭了。

所以他下班的时间要比其他同事晚一点。

在二〇二四年,电子游戏,尤其是网游,似乎已经有了一些近未来科幻电影的雏形,虽然技术上的鸿沟无法跨越,但确实有人在网络游戏体验着“第二人生”。

阿达就是其中一份子。

大一那年,《逆水寒》正式上线。高中因为父母管教太严,又在一所封式管理高中读书的阿达,终于可以不受任何拘束,将大部分休闲时间都投入到了网游中。

选择《逆水寒》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理由。他小时候翻着家里的书柜,在父母不在家时看了不少父亲年轻时购买的武侠小说,印象最深的就是《陆小凤传奇》与《四大名捕》这些和侦探有关的故事。

这可能和父亲带着他看《大宋提刑官》有点关联。但也许只是因为加入侦探要素的小说情节天然更刺激——当然,也许这些都不重要。毕竟,想玩什么游戏其实不需要太多理由。

“所以,大一为什么会开始玩《逆水寒》呢?”阿达在办公楼下等着网约车,现在已经不是下班高峰期,打车软件没有提示他“前方还有32人正在排队”,也没有叫他升级套餐,他看着帮会群里已经开始的活动,突然回想起大学时候。

他还记得游戏刚开始那句“金风卷细雨,江湖六分半”。

阿达的宿舍一共有四个人,可除了去食堂,他们并没有组成稳定的“四黑”队伍,每个人对游戏的兴趣都不大一样。有人喜欢玩单机游戏,有人喜欢打MOBA竞技,好在还有个舍友和阿达兴趣相投,两人一起在《逆水寒》的江湖中闯荡。

阿达记得刚开服时,宿舍群里总是会有新的“逆水寒”表情包,有些是不玩《逆水寒》的舍友从其他游戏群偷来的,有些是阿达自己发的,什么“不充钱就无法呼吸”“不氪金淋雨就会寄”,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互相DISS对方玩的游戏,当然也没人真的生气。

不知不觉,《逆水寒》已经走过了六年,而阿达也从眼神清澈的大学生,成长为眼神依然清澈的社会人。

如今的帮会并不是他最初加入的帮会——网游不是童话,即使一个帮会运营到六年之久,大概率也只会复刻“忒修斯之船”的故事。没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AFK,更何况是六年,将近十分之一的人生。

这六年时间里,阿达并不会每天上线,毕竟,除了英雄舞阳城和绝世洞庭,生活本身就是个漫长的副本,有时人们需要练习PVE,有时也需要熟悉如何PVP。

胡思乱想着,阿达回了家,时间不算太晚,外卖正在路上,于是他打开电脑,开始参与帮会活动,在群里分享着刚看到的游戏新闻“听说马上送红发”。

阿达喜欢这种感觉,就好像还在大学宿舍,和舍友一起刷本。

有人喜欢帮会带来的氛围感,也有人不把帮会看成网游的重点。

大超就是这样,他虽然加了帮会,但是并不算特别活跃。他的帮会是服务器里不算知名的佛系帮会,有不少风景党和休闲玩家,当然也有不少潜水党,而大超就是其中一个。

除此之外,大超和阿达还有一个不同点,那就是阿达还是单身狗,而大超已经结婚了。他和老婆在《逆水寒》中相识,从情缘走到奔现。

大超和他如今的老婆,曾经的情缘,并不是彼此在《逆水寒》中认识的第一个暧昧对象,但缘分这种事谁也说不准,他们在一个帮会,但认识的契机并不是参与帮会活动,而是“风景成就攻略”。

大超很喜欢《逆水寒》里各式各样的地区风景,甚至还看到过自己老家名胜古迹在游戏中被还原的样子。做完每日后的时间,大超通常会照着攻略完成风景成就。而有那么一天,他看见帮会群里有人求助“有没有人一起去做风景成就”,于是他们就认识了。

在“赛博旅游”的过程中,他和未来的妻子约好每周固定时间去做成就。再然后,逛着地图聊着天,他们发现彼此正巧在一个省,城市间的距离还不算远。

猜猜是哪里?

后面的故事,自然顺理成章。大超和未来妻子的旅游从大宋江湖走到现实,然后感情逐渐升温。而在现实中领证前,他们已经在《逆水寒》中模拟过一次“养娃”。

三周年资料片推出时,《逆水寒》端游推出了“养娃”玩法,虽然有着诸多前置条件,但“养娃”还是很快就在玩家社群里火了起来。帮会微信群里,玩家们就像现实中初为人父/母的朋友发朋友圈一样“晒娃”。

大超还记得,这套从“养育资格证考试”开始的复杂流程,确实给他带来了一些仪式感,尤其是在和对象讨论如何捏脸,又怎么给娃起名时,对象那股认真劲,也在他的心底泛起了一阵涟漪。

这圈涟漪在一年后绽开,他来到对象在的城市,先是在《逆水寒》中拉着朋友给女主准备了惊喜,然后在现实中出现并且正式求婚。

现在,他们已经结婚两年,孩子也已经一岁,大超和对象的生活重心逐渐转移到现实,但他们还是会约好在带娃的间隙上线,在这片他们缔结姻缘的江湖闲逛。

比起阿达或是大超,小郑算是那种比较少见的玩家,他虽然玩网游,但是朋友并不算多,也没有什么情缘。

小郑的年纪很小,父母管得也比较宽松,因此他在高一时就接触到了《逆水寒》。在小郑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网游新手时,幸运地遇上了一位足够贴心的师傅,师傅带着他加帮会,带着他过本,也教会他如何更快做完每日,怎么稳定获取烟岚景,又怎么规避副本BOSS的关键技能,以及怎么在比武时发挥作用。

在师傅的教导下,小郑很快就融入了这片武侠世界,他学会怎么在刷本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怎么在比武时更快切到对面的素问,以及更重要的——怎么白嫖时装外观自己搭配,逐渐了解起游戏的方方面面,在这片江湖闯荡时也更加得心应手。

可好景不长,认识还没半年,师傅就发邮件告诉小郑他可能会有段时间不上游戏了,还给小郑送了件不错的礼物作为临别纪念。小郑没有回复师傅,自己又玩了一周,确认师傅的账号一直黑着,就也退出了游戏。

临近高二的他有了更多学习上的负担,父母虽然没有给到更多压力,但也会旁敲侧击地提醒“现在应该把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”。

“反正现在也没人一起玩”就这样,直到大一入学,小郑也没有再次进入那片他曾经心心念念的江湖。大一以后,小郑开始和高中朋友一起开黑Steam商店的各种多人游戏,但一直没有再起重新下载《逆水寒》的念头。

虽然没玩,但他还是会看一些《逆水寒》主播的直播节目,尤其比较关注PVP手法,偶尔也会看一些官方视频,他最喜欢的《逆水寒》“二创视频”一直是“鸿音”推出时的飞天舞曲,虽然老家就在酒泉,但这确实是他第一次看到“飞天”舞蹈的现实演绎。

比起最初的版本,《逆水寒》已经推出了不少新流派,小郑在高中毕业后一直想回到这片曾经熟悉的江湖,但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契机。直到有天,小郑刷到《逆水寒》官方的六周年资料片宣传,他兴奋地在视频下评论“没有斗气化马我不是很认可”,又起了重新下载《逆水寒》的想法。

“不知道师傅会不会还在玩”小郑开始下载《逆水寒》,他有些期待,但是也有些担心期待落空,进度条远远还没有到100%,他回忆起以前高中时那短暂半年的游戏时光,回忆起萌新时被师傅带着打本教学的心情。

“就算师傅不在,也不是不能玩了”他挺想试试新流派“沧澜”的玩法,即使不考虑他是某本知名网文忠实读者的因素,“沧澜”本身无论是背景还是演示中展示的技能,都确实让他有些期待。

校园网的网速并不值得太过期待,进度条才将将过半。小郑开始打开B站,他想先去看看UP主们的六周年资料片前瞻,大致上了解下这几年《逆水寒》产生的变化。

可话又说回来,小郑对自己的游戏理解有信心,毕竟,他是师傅带出来的“亲传”。

看着逐渐填满的进度条,他有些跃跃欲试。

前方,就是江湖。

从二〇一八年到如今,《逆水寒》已经陪伴着不少玩家走过了六年时间,在这六年时间里,玩家们因为游戏被联结在一起,体验并谱写了各式各样的故事,这些故事基于《逆水寒》的独特江湖氛围,又最终因为不同人的性格而发生变化,走向不同的结局。

六年的时间,虽然不算长,但也不算太短。如果从大多数年轻人踏入社会开始算,这几乎是十分之一的人生,而这十分之一处在的阶段,往往是后来人们最怀念的时光。

可能有人从学生到初入社会,可能有人从初入社会到娶妻生子,所以这十分之一,往往是人生扎根之前,还像蒲公英种子般随风飘摇的十分之一。

《逆水寒》以足够丰富的玩法,为玩家们构建了一个赛博的巨大游园,几乎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,体验那份属于自己的独特大宋江湖。

即使有人已经AFK,但那些永远与人相伴,由人们所共同创造的回忆,显然会是他们百宝箱里最耀眼的珠宝之一。

当然,如果曾经的故事能够续写下去,显然是再好不过。

【责任编辑:网络】

免责声明:本文图片引用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

搞趣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,不代表搞趣网认同其观点。